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案例——以会说话的水杯为例(慕课内容分享)
发布者: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2/10/3 12:29:50阅读次数:6616次
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实践——以会说话的水杯为例
一、问题背景
社会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话:谁能引领人工智能,谁就掌控了人类的未来!在我们毫无察觉的世界里,智能制造、智能农业、智能物流、智能家居等等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,今年3月,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,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。规划中明确指出:在中小学阶段,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逐步推广编程教育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教育,学校该如何应对呢?
让我们来看一下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是如何开展的。
二、开发背景
1、纳入课堂,全面开展
面向全体学生开设scratch趣味编程、mind+硬件编程、3D打印、机器人、无人机等一系列有梯度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,为每个孩子初识人工智能、培养兴趣打下了基础。
2、优质空间,专业教师
学校设有一个集编程、3D打印、机器人、金工木工等为一体的创客空间,为学生创意想法提供优质平台。教师队伍定期开展专业沙龙、教学教研、STEAM课程开发、双师课堂等工作,经验丰富、专业能力强。
三、开发实践
让我们以会说话的水杯为例了解一下课程的实施吧。
1、处理教材,开发课程——活用教材,从学校的实际出发,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地重组。学校已开发《身边的动物》、《身边的植物》、《智能家居》、《智造松湖,智创社区》等STEAM创客教材,高效合理的利用课时为孩子在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方面培养兴趣、增长见识。
2、课堂新授,衍生想法——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重在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人工智能,并直观地了解人工智能的特点,激发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。例如,通过播放科幻片、人工智能“人机大战”等相关视频让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等建立直观的认识;通过scratch与摄像头硬件结合理解人脸识别技术等等),重在培养兴趣,促发思考。
3、专业教师,完善创意——当学生向老师请教时,教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团队力量,定期的沙龙分享、课程研讨等活动为教师积累了大量经验。教师团队分工合作,由3D打印老师指导制作杯子造型,由编程老师指导硬件编程部分,学生还可组建团队,基于项目开发,设计制作更高效。
4、资源收集,制作开发——将关键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问题并启发思路,学生制作作品时教师要及时跟进与指导,将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收集并记录,当作品完成后,整理并录制课程视频等资源。在一项作品完成后再次重返课堂,以此为蓝本,激发更多创意,创设课堂2.0。
5、创意无穷,课堂升级——让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,通过分享加深理解又提升自信心,还能激发更多孩子的兴趣,以大-小老师模式进行当前作品学习,先观看教学资源视频,确定小组分工,接着以模仿为基础在3D课程中再次设计造型,通过3D打印机打印作品,在编程课堂学习编程,最后完成组装,通过全班的学习和小组的合作,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与想法,学做作品2.0,争创作品3.0。
学校以此为模式,开发出了许多有创意、有想法的人工智能作品。
作品名称
别致的灯饰
智能风扇
智能家居
课程来源
校本教材四上《智能家居》——尚美·设计
《设计并制作纸灯》
校本教材四上《智能家居》——尚美·设计
《纸灯2.0:风扇》
校本教材四上《智能家居》——匠心·塑性
《硬纸板制作家居》
衍生想法
这些纸灯如果一碰可以亮就好了
夏天很热,如果可以制作风扇就好了
这个家居只有外壳,如果更智能就好了
完善创意
把制作好的纸灯加上LED灯加上触摸开灯利用编程实现
动手制作一个小型风扇来模拟结构,利用扇叶加上舵机实现
加上触摸灯、风扇,还可以增添家居,如感应门、窗帘等
制作开发
利用折纸剪刀制作灯饰,加上Arduino板与触摸开关,放置好LED灯,进行编程。
利用木工或纸板支撑,将扇叶、舵机连接在Arduino板上进行编程。
利用硬纸板或激光切割搭建房屋结构,热熔枪安装LED灯和风扇,设计其他家居造型,安装Arduino板进行编程。
课堂升级
小组合作制作灯饰,还能制作其他家居吗?
小组合作学习风扇,这样不太便捷,如果可以设计升降结构会更好吗?
小组合作制作小型家具可以改善造型,还可以语音控制吗?
四、总结
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不是复杂的编程算法与深奥的数理公式的学习,而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,由兴趣吸引,积极探索与开发课程,在课程中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器材设备,在做中学,尊重与欣赏每一个孩子的“突发奇想”,帮助与引导孩子去创造,鼓励孩子去分享,最终让孩子提升兴趣并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。通过这一类模式,让孩子更好地适应与理解人工智能新时代,也为部分孩子埋下种子,在将来通过继续深入的专业学习,走上计算科学的道路,最终成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!
Copyright &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泰州市中职人工智能辅教助学研究所地址:泰兴市南二环东路1号 邮编:225400
苏ICP备20029931号电话:0523-87703868邮箱: 641974217@qq.com